查看原文
其他

强迫症,夺走我十年的光阴…… || 渡过

渡过作者 渡过 2022-06-06

文 / 一兆    图 / 张进


【题记我们的命运不仅是由我们经历的事情构成,更重要的是由我们如何感知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构成。


一  强迫的魔盒,在不知不觉间打开


我曾是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:学习好,早慧机灵;身体好,活泼好动;习惯好,博闻强识。父母的“宠儿”,老师的“助手”,“十里八乡的明星”。


小学时,一次市里组织一场全国赛艇比赛,很多人都想越过普通区,到VIP区域观看。我们一家也想去试一试,却被保安制止了。父亲还想再尝试,我大声招呼父母:“走,不要和他们再说了。”


我心中暗想:早晚我会让你们请我来看。自尊间或自卑,自负而又敏感。


上世纪九十年代很流行状元。每到高考季,电视报纸上,中学门口的红色条幅上,小城里人们的口中,都讲述着状元的故事。我记得很清楚,四年级的暑假,母亲拿着一张报纸,满怀期望的对我说:“娃儿啊,啥时候也能在这上面看到你,当状元!”


我虽然没说话,心中早已种下一颗种子,笃信通过个人努力一定可以心想事成:做状元,上清华,去留学,当科学家。我从未觉得学习之苦,一直体验求知之乐。


原生家庭带给我的细心、认真、争强好胜让我在学习上如鱼得水;自驱、追求极致,让我在探索未知时一直沉浸在“心流”体验中。每当我看书学习之时,感觉世界都安静了,只剩下我和书。聪明又投入,学习也给了我巨大的回报。我一直成绩优异,被老师作为榜样反复夸奖,不管是各种职务还是评优入团,我都一路顺风顺水,从未受过任何挫折。


我每日自省,对自己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,没人怀疑我会一直优秀、一直完美。可是“魔盒”,在不知不觉中打开。


那时我还在上初中,刚开始,写过的字要反复检查,怕有错误,一遍两遍三遍,直到确认无误;读题时,反复的读,生怕错过关键信息,一遍两遍三遍,心中虽已觉得无误了,但还是抑制不住要去检查,不检查的话会焦虑不安。短短一个题目耗费了大量时间,直到我带着焦虑继续下一个题目。


后来,我对口袋中的东西产生了“兴趣”,不经过反复确认总觉得会丢失。左口袋是钥匙,右口袋是饭卡,上面口袋是五元钱,另一边是卫生纸。用手摸过几遍确认无误后,还要在脑中再想几遍。没过一会,又压抑不住焦虑,再去反复确认。甚至上课时、考试时、与别人对话时都会随时出现,严重影响了注意力。


我极力想摆脱这种困扰,集中注意力,但内心的焦虑让我“屡次失败”。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,只是觉得这样下去会崩溃。


那时,我的学习效率已经下滑非常厉害了,能保持成绩只是依靠我的智力天赋。


到初三,我将困扰说给了父母,觉得应该去找心理医生咨询。熟人介绍,父母带我去了市里精神病院见了医生。模糊记得医生诊断为“强迫症”,并告诉我手腕上套上皮筋,强迫时就拉皮筋。然而似乎并没有多大效果,强迫时内心左右为难的焦虑很难通过这样来中断。


我每天会有自省时间,反省今天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没说好、没做好,提醒第二天改正过来。到后来就发展为,刚发过的事也会让我反思半天,原本计划改正的地方在现实中很难完美做到。


我的心中越来越恐慌,“我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”,没有控制我如何实现理想。这种逻辑是如此“合理正确”,我在内心旋涡中找不到出路。


虽然如此,我还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的重点班。从外表上,别人看不出任何异样,我还是那个“常胜将军”。但我自己知道,我遇到了大问题。


二  在强迫中越陷越深


高中时,我所在的班级名为“特长班”,所谓特长就是学习和考试。班级里汇聚了全市极聪明的学生,如果没有强迫症的影响,我想我也能像他们一样,将智力天赋充分发挥,在学习上展现才华。


可是事与愿违,强迫症如同“吸血鬼”,最嗜血有才华的生命。


高中的时间抓得紧,学习的难度也高了很多,我的强迫症也越来越严重。为了节省时间,我总爱事前考虑各种情况,做好计划,然后希望事情按照计划发展。一旦出现偏差,我脑中会抑制不住的推演,哪里出了问题,是否可以避免。有时候明知结果已经无法改变,再去想也无益处,还是抑制不住的试图找出主观上的疏忽,责备自己下次注意。别人看起来,我就像“木头”一样,长时间的呆坐或者呆立着,面无表情。可谁又知道我内心的波澜?


我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,可强迫症偏偏开了一个玩笑,耗费了我大量时间,我只能一边对抗焦虑一边尽力沉浸入学习中。


有一次,万般压抑中,我随手拿过一本小说。小说的情节很吸引人,不知不觉中,我内心的焦虑也慢慢缓解了。猛然发现时间流逝,我一面像放电影一样追忆自己如何“溜号”,一面后悔不应该看这么吸引人的东西。追忆和后悔又耗去了不少时间,我又后悔着刚才的后悔,焦虑着未来的焦虑。没受过强迫之苦的人大可不必在意,知者自知。


强迫行为和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,我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。英语和语文还好,前后关联度并不高,错过一节课也还影响不大。数理化逻辑性强,环环相扣,思维稍微不注意一点,后面就完全跟不上。我心里越着急,强迫越严重。


记得高二期末考试,我综合成绩已是倒数,数学更是一塌糊涂。父亲参加过家长会后,还是帮我分析试卷,“和同学比勤奋程度不够”,指出我身上的“懒惰”等毛病,我心中虽有“苦衷”,但也“难言”。即使我告诉了他们,他们也很难理解,更别说他人了。


昔日的光环慢慢褪去,老师也不再重视,亲朋好友也“伤仲永”。我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茫然四顾,对影自怜。


孱弱的状态已很难支撑我的自尊和梦想了:智力上的天赋被压抑,自己的经历别人又很难理解体会,我把所有的能量都指向了自己。在高考前冲刺的自习课上,当别人都在埋头拼搏时,我却迷茫的望着漆黑的窗外发呆。


我这是怎么了?我该怎么办?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,满怀期待我出人头地,我却被这无名的烦恼困扰,怎么面对他们的眼神?我是不是该一死了之?可是这样他们肯定会更加痛苦。最好能有见义勇为的机会,或者意外事故,这样也能让他们好受一些。意识到思想跑远了,我心中大喊回来回来。可是我这样的状态,如何考上大学?大家可能觉得这些想法非常可笑,可当时这的确是我最揪心的问题。


这样在焦虑、抑郁、后悔和自责中度过了高中最后的时光,我勉强考上了一所大学。还记得报到时的情景,经过一天一夜火车加汽车的奔波,到了邻省的一所高校,报到的校区位于郊区一所废弃的厂区里。远远看见破破烂烂的校门,走进去是陈旧的红砖楼,道路旁是略显粗糙的迎新海报,父母没说话,内心可能和我一样失落。


相对高中,大学的压力减轻了一些,我的强迫症状却依然没有好转。我曾经尝试去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,可老师听了我的困扰后也不能理解,只是鼓励我多把精力用到学习上,以忽略强迫。


三  “森田疗法”让我找到转机


搞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,成了我最大的心愿。


大二时,我和父亲商量后,决定到北医六院弄个明白。现在还记得那个夏日午后,在六院崔玉华医生的门诊,我平静的诉说着困扰,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。医生平静的听,建议我买楼下书店的《森田疗法》系列丛书。透过深色玻璃,我望着窗外,当症状不在的时候,我内心也非常宁静。想到烈日下的清洁工,我似乎还没有他们快乐?人生意义又何在?


晚上,我还加入了“生活发现会”的讨论。第一次见到这么多“病友”聚在一起,各自讲述着自己近段与“症状”相处的故事和感受。我接受了一位广州老师的鼓励,感觉亲密、温暖。


带着书和些许安定回到了学校。森田从性格基础讲起,疑病素质的人在精神交互作用下,执着于症状和内心,最终罹患神经质症。书中也讲述了认知改变和治疗实践,总结一句话就是“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”。我内心终于踏实了,不仅因为我知道了我到底怎么了,还知道我不是孤独的,还有许多类似的患者。我终于看清楚了“恶魔”的面目。从知道到做到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我走上了与“症状”和解的道路。


当强迫的行为和思维纠缠的时候,应当承认,而不是压抑着“焦虑、担心”,一面带着情绪、心情去做应当做的事情。即使“忍不住”又去检查或者追忆,我也不会责备自己。心理就是这么奇怪,你越是压抑他,他反而对抗的越厉害;你越是责备自己,自己就越紧张,越容易出错。而当慢慢沉浸于当下的事情后,原来的情绪、心情也不知不觉消失了。


“正念长相继,无心云雾收”。网上论坛里很多人忧心忡忡的询问强迫症能不能治好,其实无所谓好与坏,当你置身事外,静观症状,玩味强迫的时候,会发现这像一场有寓意的梦而已。而你想要强行“克服”强迫时,强迫反而会越严重,这是最大的错误。


当我开始有意识地主动接纳自己后,我开始觉察到,自己在处理事情时,遵从着的,是来自潜意识的习惯,我意识到之后,想去对抗它,却发现难度极大,搞得自己内心“疲惫不堪”。


那我的意识和潜意识又从哪里来?很多心理学书上都有理论解释,我只说说自己的感受。


小学前,母亲带我比较多。我发现自己很多特点与她很相似。母亲认真、细致、爱干净,操持家务,井井有条。她做事也喜欢左右思考,寻求完美答案。她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“怕”。怕万一,怕不好的事情发生,怕自己状态不好。记得一次乘船旅游,我随口说了一句:“可别翻了。”母亲似乎很生气,责备我不该说。我也很懊恼,随后小心翼翼,生怕说错话。


父亲似乎大大咧咧,但很多时候也非常谨慎和敏感。他虽有读书报国梦,却因故未参加高考,后来参军,一直表现优秀,转业后花了很长时间适应地方的环境。他更喜欢读书求知踏实做事的乐趣和价值,不喜市井烟火之气。


我继承了他们很多特质,正如前面说到的,我在高中以前一直如众星捧月一般,我极度追求完美,我认为,只要努力,想要什么都能得到,没有得到,只是因努力不够,我曾经无情的嘲笑与我竞争的“失败者”,那个时候,我也没有顾忌别人感受的习惯。


上大学后,我高中同学很多去了985、211,不乏清北,我打心里瞧不起大学时周围的学生。这个矛盾也曾让我痛苦不已,让我与环境格格不入,遍体鳞伤。我也很羡慕其他人的“高情商”,经常责备自己只是智力上的天才,面对人情世故时,不是一般的呆。我曾经伤害过别人的骄傲,如今却反噬了我。


我接受了自己的性格,接受了自己的经历,接受了这些曾经给我带来的对外界的认知,但这只是第一步。在生活中,从经历的人和事中,也会发现自己性格和认知的改变。


四  我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……


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塑造生活,但我发现生活也在塑造我。

三年前的秋天,我和家人在湖边散步。当我不时为强迫所骚扰时,家人让我坐下来,深呼吸一下。我慢慢坐到椅子上,抬眼四望,秋天的景色像一幅画一样慢慢展开:

高远的纯净的天空,清淡的几缕云,色彩斑斓的树木、芦苇、落叶;我闭上眼睛,湖中鸭子的戏水声,风吹过耳边的声音,几只小鸟呼朋唤友的长啼,身旁孩子的追逐打闹声;湖水的微腥之气混合着草地的清新。我深深呼吸了几次,颜色、声音、气味都被我吸入了身体,进入了大脑,进入了每个细胞。大脑慢慢松弛下来,全身也瘫软且舒适,世界一片宁静。这一刻,我就是整个宇宙,我就是自己。当我睁开眼睛,眼前焕然一新,内心充满力量。

经过数年的调整,我终于逐渐接受、忘却了强迫,完成了大学的学业,并找到了一份谋生的工作。

现在我的工作虽然得心应手,但我对极致体验的追求却一直存在。

记得有一次和家人在影院看《钱学森》,大科学家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,影片看到一半,我就抑制不住,眼泪纵横。青年才俊,追求梦想,被诬间谍,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;当要回国时,又不被允许,软禁5年;最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,发射“两弹一星”成功。看完电影,我心中长时间起伏不平。对一个天才科学家来说,不让进入实验室,不能从事创新研究,是最大的惩罚。有人曾说,天才是走对方向的强迫者,强迫者是走错方向的天才。我心中“理想”的火焰从未熄灭,遇到合适的环境又熊熊燃烧。未来我该做些什么,能让我奋不顾身?

前一阵参加的一个活动上,一个年轻朝气的面庞引起了的注意。偶然得知,他也是强迫症。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:小学时成绩优异,考入省重点初中,随后遭遇强迫症,严重时一页书都不能看下去;高中时,身体疲惫不堪,皮肤溃烂,父母不理解,将他送到精神病院半年;高考时,没考到好大学,现在休学在家,但有信心再考。

听着他的故事,看着他生机勃勃的样子,我好像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,感慨不已。我想把自己的体会全都告诉他,想帮助他,想让他尽快走出困境,成就自己。但我只是慢慢的说:“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”。望着他聪慧的眼睛,我想他能理解,因为那里有我的影子。

我曾经在心中树立起一个“高大完美”的理想我,打压“充满欲望”的真实我,结果让现实我矛盾重重,挣扎不已。性格和个人经历让我对世界形成了自己的认知:非黑即白、机械式的、人定胜天等等。然而,人就是这么奇妙,越紧张就越容易犯错,越轻松就越容易发挥潜能。当理想的我、真实的我、显现实的我和谐统一时,内心有我又无我,充满力量,并感受到幸福。

现在觉得,心灵的困扰就像“上天”的一个把戏,给我一个成长、通往幸福的契机。这失去的十年,让我真诚地面对自我,真诚地体会他人。我想把这些记录下来,传播出去,帮助那些还在“迷宫”中徘徊的人。我也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意义。

能这样写下我的故事,我感到从容、宁静。


作者自我介绍:

一兆,曾经的强迫者,如今的摆渡人,带着问题去生活,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,健康的生活创造健康的心态,让我们携手走过

个人公众号星宇汇聚(扫码关注)

作者过往作品:

人生之路——从苏东坡到森田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